【健康科普】聊聊细菌培养与药敏实验

在我们的临床工作中经常会见到细菌培养和药敏实验的检测申请,“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检测”?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需要先聊聊细菌。

谈到细菌,大家普遍感觉它不是个好“东西”,“为了健康必须消灭细菌,细菌会引起疾病,我们要远离细菌”。但真的是这样吗?细菌属于原核型微生物,是微生物范围内的一种类型。细菌的体积大小通常以微米为单位来测量,必须用显微镜放大数百倍甚至上千倍,才能看到。细菌的体型也和人类一样,有高矮胖瘦之分,大体可分为球形、杆形、螺形,每一种又分为多种类型。细菌一般以二分裂的方式进行无性繁殖就是我们所说的对数生长。绝大多数的细菌繁殖很快,每20至30分钟就可以分裂一次,称为一代。

微信图片_20220729175936.png

640.jpg

绝大多数细菌对人类和动植物是有益的,有些还是必不可少的。寄居在人体表皮和体内的细菌可分为三类。

1、正常微生物群,称为正常菌群,是定居在人类皮肤以及黏膜上的各类微生物,与我们的关系就好像我们与周围的动植物的关系一样,大家和睦相处,彼此相安,正常情况下无害且具有拮抗某些病原菌和提供某些营养物的作用。

2、条件致病细菌,原属于正常菌群中的细菌,不会引起疾病。由于机体抵抗力低下。细菌寄居部位发生改变或寄居菌群之间,平衡失调时可引起疾病。就好像小草如果长在草坪里是人们需要的,但是如果长在了农田里,将会影响粮食的生长,这时的小草就是“条件致病菌了”,因为它改变了自己的生长位置,对原本正常的事物产生了负面影响,在临床上多引起内源性感染。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把原有的平衡打破了。近几年来,由于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和免疫抑制剂的使用,使条件致病菌越来越显示其致病作用。

3、病原微生物(病原菌),这个就好比”有害动植物”,如蚊子臭虫等。它们的存在只会给我们带来烦恼,病原菌是少数可引起人类和动植物致病的微生物,影响人类健康与生命,如引起肺炎的肺炎链球菌、引起腹泻的痢疾杆菌、引起结核病的结核杆菌等等。

微信图片_20220729180107.png

640 (1).jpg

通过上面的介绍我们对细菌有了一定的了解,现在我们来回答为什么要进行这项检测。临床上的一些疾病和症状很多原因就是由细菌引起的。最常见的症状表现为炎症、发热、伤口感染等,严重的感染还会造成感染性休克引起器官衰竭,最终造成死亡。临床进行细菌培养的目的就是要明确是否有致病菌和条件致病菌的存在及种类。

怎么进行细菌培养呢?临床会根据疾病的不同和感染部位的不同选择相应的标本送检,常见的标本有尿液、痰液、粪便、血液、脑脊液、各种分泌物和各种穿刺液等。这些标本送到检验部门后,微生物室的工作人员会根据各种不同的标本选择相应的培养基进行接种,然后放到培养箱内进行培养,观察是否有细菌生长。如何得知这些生长的细菌就是致病菌呢?在我们排除了污染的情况下,在一些无菌体液内连续检测出细菌生长我们就会怀疑这个是致病菌,因为无菌体液内是没有细菌的。在一些本身就有细菌生长的标本中又如何得知是致病菌呢?这些细菌往往都是我们所说的条件致病菌,它们的特点是生长位置发生了改变或者菌群平衡发生了破坏,造成了优势生长压抑了其他细菌生长。如何得知致病菌是哪种细菌呢?这就需要检验工作人员根据细菌的生长特点和进行一系列的生化实验来进行鉴别和判断,通过实验结果来确定是那种细菌。

3.png

640 (2).jpg

现在再来回答第二个问题,为什么要进行药敏实验。有人会有这样的疑问,既然知道的是细菌感染,也知道了是哪种细菌,为什么不直接使用消炎药(抗生素)?这是因为抗生素的种类有很多,作用机理也不相同。因此细菌不是对每一种抗生素都是敏感的,就像钥匙和锁的关系一样。由于细菌有耐药性,即使这次用的抗生素敏感,下次再使用时也可能会出现耐药。如果我们随意使用抗生素,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菌群进一步失调、条件致病菌进一步增加、细菌的耐药性进一步增强,最终导致的结果将是无药可用。近些年来“超级细菌”的出现就是因为滥用抗生素导致的结果。药敏培养的目的就是为了找出对致病菌更敏感的抗生素。

如何进行药敏实验呢?工作人员会选择某一类具有代表性的抗生素在体外与细菌一起进行培养,观察该类抗生素是否可以抑制细菌生长,从而判断细菌是否对该类抗生素敏感。找到了致病菌,也找到了敏感的抗生素,那么对疾病治疗是不是就一定会起到作用呢?这可不然,因为药敏实验是在体外进行的一种实验,不是直接在人体内进行的。药物要想发挥作用,必须要通过人体吸收并且到达感染部位。由于疾病的不同以及感染部位的不同,所以我们还要把给药途径以及药物在人体内的吸收、转运考虑在内。

总而言之,倡导大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讲究个人卫生、不滥用抗生素,健康的生活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努力。



Copyright © 2021 红足1世手机足球网 - 红足一世网址大全 版权所有 地址:安阳市南大街16号 电话:0372-5923345 sitemap 豫ICP备13000164号

豫公网安备 41050202000157号